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免费,我们目前收集并整理关于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免费得系列试题及其答案,更多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试题及答案,请关注微信公众号:考不凡
1、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师范卷高三
2、2023届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必修一
3、卷临天下全国100所名校单元测试示范卷高三数学2023
【题目】 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。鲲之大,不知其几千里也;化而为鸟,其名为鹏。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;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。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,——南冥者,天池也。《齐谐》者,志怪者也。《谐》之言曰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”野马也,尘埃也,生物之以息相吹也。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?其远而无所至极邪?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。且夫水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舟也无力。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;置杯焉则胶,水浅而舟大也。风之积也不厚,则其负大翼也无力。故九万里,则风斯在下矣,而后乃今培风;背负青天,而莫之夭阏者,而后乃今将图南。蜩与学鸠笑之曰:“我决起而飞,枪榆枋而止,时则不至,而控于地而已矣,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”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;适百里者,宿舂粮;适千里者,三月聚粮。之二虫又何知!
【1】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,正确的一项是 ( )
A.怒而飞,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:愤怒
B.北冥有鱼,其名为鲲 名:命名
C.是鸟也,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:这只
D.三餐而反,腹犹果然 犹:如同
【2】比较下列句子中“其”的意义和用法,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( )
① 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 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
③ 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 ④ 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
A.①②句相同,③④句相同B.①②句相同,③④句不同
C.①②句不同,③④句相同D.①②句不同,③④句不同
【3】下面对选文中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( )
A.“南冥者,天池也。”是一句典型的被动句。
B.“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”是宾语前置句。
C.“鹏之徙于南冥也”的“之”可视为“取独”。
D.“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”的“反”通“返”。
【4】翻译上述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。
(1)覆杯水于坳堂之上,则芥为之舟。
(2)之二虫又何知!
试题答案
【答案】
【1】C
【2】D
【3】A
【4】(1)在堂上低洼之处倒一杯水,就只能拿小草作舟。(2)这两只小动物又知道什么呢?
【解析】
【1】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。能力层级为理解B。解答此类题目,需要学生平时注意积累文言实词的意思,还可以依据上下文的语意来推导。
A项错误,怒:振奋;译文:当它振动翅膀奋起直飞的时候,翅膀就好像挂在天边的云彩。
B项错误,名:名字;译文:北海里有一条鱼,它的名字叫鲲。
C项正确,是:这只;译文:这只鹏鸟呀,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。
D项错误,犹:仍然,还是;译文:只带当天吃的三餐粮食,回来肚子还是饱饱的。
故选C。
【2】本题考查理解文言文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。解答本题,一要积累、熟记常见虚词的意义和用法,二要利用语法知识等帮助判断。
① 鹏之背,不知其几千里也:鹏的脊背,不知道它有几千里。其:代词,代大鹏的背;
②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:那么风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。其:代词,代指风;
③ 天之苍苍,其正色邪: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,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?其:与后面出现的“其”一起表选择,“是……还是”;
④ 其视下也,亦若是则已矣:鹏鸟在天空往下看,也不过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样罢了。其:代词,代指大鹏鸟。
①②两句意义不相同;③④两句意义用法不相同。
故选D。
【3】本题考查理解文言知识点的能力。解答此类题目,要掌握常见的文言知识点,如,通假字、古今异义词、词类活用、特殊句式等。平时注意理解把握和积累,能做出准确判断。
A项,“南冥者,天池也。”是一句典型的判断句。译为: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。理解错误;
B项,“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?”是宾语前置句。译为:哪用飞到九万里的高处再往南去呢?理解正确;
C项,“鹏之徙于南冥也”的“之”可视为“取独”。 译为: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。理解正确;
D项,“适莽苍者,三餐而反”的“反”通“返”。 译为:到郊野去,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。理解正确。
故选A。
【4】本题考查的是文言文翻译的能力。文言翻译是文言文考的必考的内容,翻译注意直译,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,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,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,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。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,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。
(1) 覆:倒;坳堂:堂上低洼之处;覆杯水于坳堂之上:状语后置,正常语序“于坳堂之上覆杯水”,在堂上低洼之处倒一杯水;芥:小草;为:动词,作。
(2)之:代词,这;二虫:古代泛称动物;何知:宾语前置,正常语序“知何”。
文言文语句翻译,首先要找出专有名词,即人名、地名、官职等;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,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,一般为直译。文言文的翻译,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、组词、保留、省略。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“替换”,翻译为没有查处;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“组词”;对特殊的地名、人名等要“保留”;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“省略”其中一个,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。
参考译文:
北方的大海里有一条鱼,它的名字叫做鲲。鲲的体积,真不知道大到几千里;变化成为鸟,它的名字就叫鹏。鹏的脊背,真不知道长到几千里;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,那展开的双翅就像天边的云。这只鹏鸟呀,随着海上汹涌的波涛迁徙到南方的大海。南方的大海是个天然的大池。《齐谐》是一部专门记载怪异事情的书,这本书上记载说:“鹏鸟迁徙到南方的大海,翅膀拍击水面激起三千里的波涛,海面上急骤的狂风盘旋而上直冲九万里高空,离开北方的大海用了六个月的时间方才停歇下来”。春日林泽原野上蒸腾浮动犹如奔马的雾气,低空里沸沸扬扬的尘埃,都是大自然里各种生物的气息吹拂所致。天空是那么湛蓝湛蓝的,难道这就是它真正的颜色吗?抑或是高旷辽远没法看到它的尽头呢?鹏鸟在高空往下看,不过也就像这个样子罢了。再说水汇积不深,它浮载大船就没有力量。倒杯水在庭堂的低洼处,那么小小的芥草也可以给它当作船;而搁置杯子就粘住不动了,因为水太浅而船太大了。风聚积的力量不雄厚,它托负巨大的翅膀便力量不够。所以,鹏鸟高飞九万里,狂风就在它的身下,然后方才凭借风力飞行,背负青天而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遏它了,然后才像现在这样飞到南方去。寒蝉与小灰雀讥笑它说:“我从地面急速起飞,碰着榆树和檀树的树枝,常常飞不到而落在地上,为什么要到九万里的高空而向南飞呢?”到郊野去,带上三餐就可以往返,肚子还是饱饱的;到百里之外去,要用一整夜时间准备干粮;到千里之外去,三个月以前就要准备粮食。寒蝉和灰雀这两个小东西懂得什么!
14.A 【解析】据“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”“一系列重要计划”和“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”可知,材料中的各个项目都与科技有关,说明中国科技发展出现了新的格局,故选A项;据“并建立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制度”可知,53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并不只是航天和国防科技,排除B项;材料主要涉及科技项目有关内容,未提及体制改革,排除C项;“科教兴国”战略提出于1995年,排除D项。
16.材料一对应②。 理由:诗词中提到“军叫工农”“潇湘直进”“秋收时郑节”判断是秋收起义,作者当时在湖南、江西接壤处 领导起义。(9分) 材料二对应⑤。 理由:诗词中提到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“金沙水”“大渡桥”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判断是红军长征,且已经完成,作者当时在甘肃、陕北附近领导长征,胜利会师。(9分) 材料三对应①。 理由:诗词中提到“钟山风雨”“百万雄师过大江”天翻地覆”判断是渡江战役,作者当时在河北西柏坡指挥作战。(9分) 【解析】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,诗词中提到“军叫工农”“潇湘直进”“秋收时节”判断应该是秋收起义,作者当时在湖南、江西接壤处领导起义,因此材料一对应②;诗词中提到“红军不怕远征难”“金沙水”“大渡桥”“三军过后尽开颜”判断应该是红军长征,且已经完成,作者当时在甘肃、陕北附近领导长征,胜利会师,因此材料二对应⑤;诗词中提到“钟山风雨”“百万雄师过大江”“天翻地覆”判断应该是渡江战役,作者当时在河北西柏坡指挥作战,因此材料三对应①。
本文由 全国100所名校示范卷答案网 作者:admin1 发表,转载请注明来源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