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化学试题于2025-01-23发布,目前试题汇已经汇总了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化学试题的各科答案和试卷,更多试题答案请关注本网站试题汇。
本文从以下几个角度介绍。
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政治试题
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化学试题
5、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历史试题
解析 (1)加热该固体混合物需要在坩埚中进行。(2)判断S已除净的方法是静置,向上层清液中继续滴加BaCl2溶液,若不出现浑浊,则说明S已沉淀完全。(3)操作④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过量的HCl。(4)操作⑤是蒸发,具体步骤是将溶液置于蒸发皿中,加热蒸发,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,加热至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,停止加热,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。(5)①配制NaCl溶液时需用到的主要仪器有托盘天平、药匙、烧杯、玻璃棒、量筒、胶头滴管、100 mL容量瓶。②加水定容时俯视刻度线,溶液体积偏小,浓度偏高,A不符合题意;容量瓶内壁附有水珠而未进行干燥处理,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,B不符合题意;在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,溶质减少,浓度偏低,C符合题意;颠倒摇匀后发现溶液凹液面低于刻度线,又加水补上,溶液体积偏大,浓度偏低,D符合题意。
2、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历史试题
3、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历史试题
的多种因素之一,不能单纯根据半径大小判断金属性强弱;等物质的量的金属与酸反应产生氢
气的量不相同,实质上是金属的化合价不同,不足以判断金属性强弱。
7.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( )
A.H2O 在高温下难分解,H2S 在 300 ℃时可分解,说明 O 的非金属性比 S 的强
B.I-的还原性比 Br-的强,由此可推断 Br 的非金属性比 I 的强
C.H2CO3的酸性比 HClO 的酸性强,说明 C 的非金属性比 Cl 的强
D.已知反应:2NH 3Cl 3+ 2 N2+6HCl,由此可推断 Cl 的非金属性强于 N
3、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 试题
5、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数学试题
A.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 B.单质分子中不一定只有一种原子
C.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 D.含氧化合物不一定是氧化物
【答案】B
【详解】A、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,但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,如氧气和臭氧组
成的混合物中只含一种元素,故 A 正确;
B、单质只含一种元素,单质分子中只有一种原子,故 B 错误;
C、纯净物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,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一定只含一种分子,故 C 正确;
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生物答案
德宏州2024-2025学年高三年级秋季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统一监测(1月)历史试题